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2字词

哈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42      点击次数:123      文章作者:
——人物名。原名金雪飞,留美中国作家,2005年已49岁。哈金出生于一个中国军人家庭,14岁入伍,1978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外语系,后考入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在马萨诸塞州的布兰岱斯大学深造,获英美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爱摩瑞大学开始讲学生涯,2002年调往波士顿大学成为终身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远赴海外学子的典型。哈金十年前才开始用英语写作。自进入美国文坛后,哈金连续获奖。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好兵》就获得了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小说集《光天化日》获得福克纳小说奖,1999年,他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等待》(Waiting)夺得第50届美国国家图书奖。英文新著《新郎》是一个短篇小说集,获得了亚裔美国文学奖、TheTownsend小说奖。其中12个故事都发生在中苏边境一个名叫木集的中小城市。他以其虐囚题材的新作《战争垃圾》第二次捧得美国文学界的最高殊荣福克纳文学奖,从而成为继菲利普·罗斯与约翰·爱德加·威德曼之后第三位两次获此殊荣的作家。哈金在英语文学界被视为异类,美国人想不通,为什么这个操着蹩脚英语和沉重口音的外来汉竟然能写出这样浅显易懂又富有神韵的文字,甚至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2008年1月9日,新华网发表了一篇消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久前刊登一篇介绍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文章,题为《“自由生活”的高昂代价》,在最新作品《自由的生活》中,哈金正式把创作背景从中国移到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国(《自由的生活》是他首部描写美国生活的作品),而过去作品中那种从容自如的文风却依然未变。简单来讲,新书叙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描写了一个移民家庭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1985年,吴楠(音)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攻读政治科学博士学位。妻子萍萍(音)一年半后与他会合。两人在1990年与儿子滔滔(音)团聚。吴楠渐渐对学位失去了兴趣,于是放弃学业,举家迁至亚特兰大市郊,买下了一家很小的中国餐馆。虽然经济状况越来越稳定,吴楠却愈加不安和焦虑起来,想去追求诗人的生活。吴楠的经历固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但这不一定成为你阅读此书的理由。读者之所以会对这部将近700页的长篇作品爱不释手(事实上我花了一个星期天就看完了),是因为哈金能够抓住吴楠在探索、改变生活过程中的那些闪亮的细节。在诸多细节的映衬下,吴楠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吴楠在搬家时承受了钻心的痛。他要从40个箱子装着的大约3000册书里挑出7箱书,以尽量减少搬家的花费。他之所以精心收集这些书,是为了回国后开办自己的图书馆——现在看来,此趟归国之旅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了。他们委托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邮寄行李,结果那35件没有保价的包裹大多出现了破损,但吴楠心烦的只是装在失踪的21号箱子里的几本诗集而已——虽然他连一个书名都想不起来。当家庭遭遇灾祸时,他所能做的只是顺应妻子的要求——她刚刚出院——去一家韩国超市买蒜薹,因为妈妈答应儿子晚上做这道菜。他的无能之感因为一滴鸽子粪变得尤为强烈,他在搀扶病弱的妻子时发现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吴楠在食杂店赢得抽奖后飞回了北京,他在旅途中想起第一次来美国时的情景——他和其他初来乍到的人一样小心地洗净、收起餐桌上的塑料餐具,他们都大惑不解,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是一次性的。“他们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将在这个新国度里遭遇怎样的丰裕与挥霍。”《自由的生活》是哈金首部以第二故乡为背景的作品,而且显然加入了对其个人经历的描述。扉页题词——“献给(妻子)丽莎和(儿子)文,是你们成就了这本书”——暗示书中内容与他个人移民经历有着相似之处。与吴楠一样,哈金也是为攻读研究生学位来到美国的,原本打算学成后回国,但最终放弃了回国计划。与吴楠不同的是,哈金拿到了学位,并接着投身教学生涯,现在是波士顿大学的英语教授。哈金在近20年前决定只用英语进行创作,于是逐渐离中国越来越远。吴楠最终意识到,“自由的生活”有着高昂的代价。在追寻所谓“美国梦”的旅途上恰恰没有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失败的自由——或者拒绝失败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