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薯传习录》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2:39 点击次数:11 文章作者:
——农学著作。清·晋安·陈世元所撰。全书分上下两卷。是一部珍贵的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甘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文献。晋安为晋太康时所设郡,辖今福建东部及南部,早已废。世元,字捷生,号觉斋,今从辞海(1979版)所载,陈为福建长乐人。其先辈及本人尝经商海外。本书初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后有增益。该书上卷详细记述了其四世祖陈振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从吕宋引进甘薯经厦门到福州,试栽成功。由福建巡抚金学曾通过行政命令在全省推广栽植,收到救荒效果,因此,众呼“金薯”。还记载陈氏子孙世代极力宣传、推广,逐渐将甘薯引种传播到浙江鄞县,山东胶州、潍县,河南朱仙镇,北京齐化门外、通州等地的情况。上卷中还汇辑宣传推广种植甘薯的有关文献,包括方志记载、各地档案、介绍甘薯的栽种、加工、保藏、食用等方法的招帖等。现版的《金薯传习录》汇辑有:《种薯八利》(乾隆三十三(1768年)岁次戊子仲秋)、续刻布词《兴薯利,除蝗害》(乾隆岁次丙申年〈1776年〉续刻)和金学曾撰写的《海外新传七则》、山东布政使李渭撰写的《种植红薯十二条》及世元之子陈云撰写的《番薯疗病六益》与《金薯论》等。《金薯传习录》的下卷汇辑了有关诸家对甘薯所作的诗词歌赋,其中有何乔远的《金薯颂并序》、有叶向高的《金薯歌》等。《金薯传习录》记载甘薯的引进、试种及传播情况甚详,以下辑录数段。“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之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光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献番薯禀帖》:纶(作者按:即陈经纶,陈世元的五世祖)父振龙历年贸易吕宋,久驻东夷,目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但此种禁入中国,未得栽培,纶父时思闽省隘山阨海,土瘠民贫。……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岛夷传受法则,由舟而归,犹幸本年五月开棹、七日抵厦。……”“即在本屋后门纱帽池旁隙地试栽,甫及四川,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可充饥,且生熟煨煮均随其便,南北东西各得其宜。……”“康熙初年,元先大人客于鄞县……教其土人如法布种,初犹疑与土宜不协,经秋成卵,大逾闽地。乾隆十四年(1749)元客胶州时,……与同伴余友瑞元刘友曦谋于次年捐资运种及应用犁锄铁钯等器,复募习惯种薯数人,同往胶之古镇,依法试栽,始人犹不信可佐谷食,秋间发掘,子母钩连,如拳如臂,乃各骇异,咸乐受种。……十五(1750年)、十六两年(1751年),雇人回闽赶运(薯种)补其缺。十七年(1752年),东省藩宪李公(作者按:指山东省布政使李渭)访知薯利有益民生,……发明后以种薯为救荒第一义,自此家传户习,菁葱鬱勃,被野连岗。十八年(1753年),元命长男云移种于胶州。十九年(1754年)移种潍县。二十年(1755年)冬,元倦游归。次年(1756年),元长男云次男燮移种河南朱仙镇,又移种河北等县,两河南北。二十二年(1757年),男云偕三男树同余刘二友又由胶州运种前至京师齐化门外通州一带,俱各教以按法布种。……”在续刻布词“兴薯利除蝗害”一篇中,记录了甘薯传播栽植于各省的情况。“……康熙年间,先父讳以柱公,凛遵家训,将薯种并金公所刊之书,亲授莆邑徐瑗携往江浙传植,此外省栽薯之所由起也。乾隆二十年(1755)元又广刊招帖遍告胶之邻境。……去年,长男云再到青豫,又具招帖声明各郡业已遍栽,薯之蕃于京畿青豫江浙等省也,源流又加。此今,元年已衰朽倦游矣,而诸男或游学或经商,舟车所至,遐陬僻壤犹见栽有未遍者,用是重刊金李二公法则,裒集明文。”“监察御史苏讳琰疏颂薯利有益民生,无如飞蝗害苗,薯叶剪陷……。”以上节录,可以窥见甘薯引进、试种、传播情况的梗概。由于陈振龙一家数代以及金学曾为甘薯的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在民生。因此,深受后人景仰。道光十四年(1834年),郡人何则贤倡议,在福州乌石山兴建了“先薯祠”,以纪念他们的功绩。甘薯传入我国时间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这是没有疑义的。但传入的路线有三条。第一条路线:分别由陈益、林怀艺从越南传入广东的东莞、电白县。陈益在万历八年(1580)乘船至安南,得甘薯种和铜鼓,于万历十年返家,将甘薯栽植于花坞,“嗣是种播天南,佐粒食”到了明末清初,东莞已经成为盛产甘薯的乡村了,珠江三角洲一带也普遍种植甘薯。陈益由安南携甘薯种归国,虽为我国引进甘薯的最早路线,但传播不广、影响不大。第二条路线:由“温陵(泉州之古称)洋舶”经南澳岛传入泉州(《对甘薯的再认识》)。泉州洋船引进甘薯种虽比陈益迟两、三年,但广东的甘薯有一部分是由福建传去的。第三条路线:也就是《金薯传习录》中所记载的,由侨商陈振龙从菲律宾携种至福州,试栽成功。在这三条传入的路线中,《金薯传习录》中所记载的陈振龙等对甘薯的引种传播要算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条。他们对祖国粮食生产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华夏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金薯传习录》问世至今不过200多年,初步查证,目前仅福建省图书馆藏有一部全本。这个全本的成书年代为乾隆丙申年(1776年)。它由福州南台小桥升尺堂书坊刊刻印刷,升尺堂是福州刊印民间文艺和私塾课本的书坊,因此其刻工、行款、纸张和印刷等不甚考究。该书作者陈世元曾说:“…但取印刷微费,散置东西南北各省书坊,俾就近得以购览。较之昔人所著《齐民要术》、《食物本草》、《致富》诸书,尤见简切,而利赖无穷焉。”陈世元刊行此书是为了宣传、推广、种植甘薯的。当年散置各省书坊,流传的范围应该是较广的。但今日佚失无存,仅余孤本,深为可惜。农业出版社1982年10月版中国农学珍本丛刊刊出《金薯传习画种薯谱》合刊一书。书中的《金薯传习录》是根据目前仅存福建省图书馆的珍贵孤帙《金薯录》为底本影印出版的。该书是解放后福建省图书馆在收集整理散失于民间的地方文献资料时,先后在福州和惠安得到的。另据曾雄生《〈金薯传习录〉札记》(《古今农业》1992年第4期39-40页)对《金薯传习录》的版本进行的考订。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金薯传习录》的全本是二卷,所用的依据便是福建省图书馆馆藏的升尺堂藏板的《金薯传习录》,但《金薯传习录》却并非是升尺堂藏板的原名,原名应该是《兴薯利,除蝗害》,这是一个“乾隆丙申(1776年)删补”本,这个本子应该是三卷,第三卷的内容是现已鲜为人知的《治蝗传习录》,仅存的《治蝗传习录》也是在乾隆丙申年出版的,题为三卷,前人多有误会,实际是卷三。甘薯(IpomoeabatataLan)又名番薯,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草本蔓生性植物,少数品种为半直立型。其名称因地而异。闽南、广东一带称番薯。福州称金薯是因万历甲午福州岁荒,巡抚金学曾教民种之而得名。明时福建也称朱薯。山东称地瓜。北京称白薯。江苏、安徽一带称山芋。湖南、四川称红薯、红苕。还有的地方称甜薯、香薯等。据《辞海》及较早的有关文献和农学家丁颖、戚经文先生考证,我国原有薯芋科的“甘薯”,与这由异地传入的旋花科番薯(亦称甘薯)是异科、异种的两种薯类植物。本文所述之甘薯是指出异地传入的番薯。它的学名正式定为甘薯,英文名称为SweetPot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