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椎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44 点击次数:73 文章作者:
——①铜铸的捶击具。《庄子·外物》:“儒以金椎(chuí)控其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潧水》:“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於此。”《庄子·外物》中描述当时盗墓者的技术:“按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宋·苏轼《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说的是盗墓者取死者口中所含之珠的手法。②驰道防护物。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五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据《史记》载:“道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直通之。”《汉书·贾山传》称:“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zhuī),树以青松”。秦以6尺为步,50步即30丈(合今69.3米),可见驰道路面之宽。所谓“厚筑其外”,是说路面要修筑得隆高;“隐以金椎”是说筑路时使用铁镦夯土,令路基坚实。在路的两侧,每隔3丈(即路宽的1/10)种植一株青松。这种路面宽50步、每3丈间种植一株青松的坚实公路,在当时要耗费很多的人力与财力。它的建成,是件前所未有的壮举。可称得上是世界公路工程奇迹,是中华民族的杰作之一。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多米的子午岭东侧北上,在延安境内就跨越了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四个县域,然后向东北延伸,通往内蒙古包头市。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处坚硬的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尤其是甘泉县境内的方家河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夯土层十分清晰。清嘉庆年间文献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表明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几百年的事。如今,部分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