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44 点击次数:81 文章作者:
——“堤”或作“隄”。①汉代人称黄河大堤为金堤。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不合理。秦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西汉末,黄河下游决溢,往东南摆动。王景治河后,又在新河两岸修筑堤防,自汴口以东沿河积石垒堤,也统称金堤。迄宋代,黄河又多次变迁。河道每大摆动一次,沿河两岸均要兴筑大堤。这样,在古河道长期行经的地方形成多重大堤,当地群众和一些文献也称这些堤防为金堤。②堤名。西汉东郡,魏郡,平原郡黄河石堤号为金堤。东汉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县,滑县,经濮阳,范县,山东寿张,至张秋镇,传为宋代所筑,亦有即东汉王景所修金堤之说。成帝初年,黄河决口于馆陶及东郡金隄,泛滥四郡三十二县。王延世被任为河隄使者,征调民工以大竹笼盛石用两船厂夹载投于决口,历时三十六日,塞决成隄因功升光禄大夫,封关内侯。1.《汉书·沟洫志》:“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隄。”注:“金隄,河隄名也。在东郡白马界。”汉白马县,当今河南滑县东。2.《文选》晋左太冲(思)《蜀都赋》:“西踰金隄,东越王津。”唐·刘渊林《注》:“金隄在岷山都安县西,堤有左右口,当成都西也。”3.东晋时桓温主持所筑江堤,在今湖北江陵南。《水经·江水注》:“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造。”③自汉代以后,也多用“金堤”泛指其他修筑坚固的堤防,如都江堰的金刚堤、江陵的长江堤坊等。如金坚之隄。《文选》汉张平子(衡)《西京赋》:“周以金隄,树以柳杞。”唐吕延济注:“金堤,言坚如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九·时序》:“栢梁展朝讌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汉代黄河下游的堤防。始见于《史记·河渠书》。堤名。堤取其坚,故多以金名堤。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媻姗勃窣,上金堤。师古曰:“媻姗勃窣,谓行于丛薄之间也。金堤,言水之堤塘坚如金也。”④居委会名。在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街道。2006年,人民路街道辖9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