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金叶子
南宋黄金货币。金叶子被认为是货币而见诸古代著录,近代仅有民国钱币研究专家彭信威先生所著《中国货币史》提及。该书在论及两宋金银钱时,引用元代佚名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宝货辨疑》说:“文献中还提到马蹄金、沙金、橄榄金、瓜子金、麸子金、胯子金、叶子金等。”并解释:“叶子金应当就是金叶子。”此后,直至近年,有关金叶子的论述几乎未见,即便有实物出土,也被解释为装饰物品用的金箔。宋代对金叶子有三种称呼:一是箔金,即金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箔的国家之一,商代即出现金箔“包金贝”。南宋沿用“箔金”称呼,开始具有“金叶子”货币内涵;二是金纸。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载:南宋京城临安李博士桥有“汪家金纸铺”;三是叶子金。“叶”同“页”,指书册中的一页。根据文献和出土实物看,北方金叶子形状可能为树叶状,南方多为书页状。温州的4件均为书页状。金叶子的出现是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铜钱经常出现“钱荒”,客观上需要一种大面值、便于携带、易于分割,从而弥补金银铤(牌)缺陷的货币,金叶子便应运而生。温州出土的完整的金叶子重量接近40克,相当于黄金一两,可以兑换铜钱35千文,面值较大。同时,金叶子质软,便于携带,易于剪切分割。金叶子上残留有剪切痕迹,便是分割交易的明证。
2004年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征得一枚金叶子,经考证是距今800年前的南宋遗珍,这是杭州市首次发现南宋金叶子。这枚珍贵的南宋宝贝被保存在一个锦盒内。金叶子很薄,宽约4厘米,高约10厘米,重3克左右,四个边角都凿有“铁线巷”三字,中间凿有“陈二郎十分金”六字,在这六字下面有“”字样的花押。屠馆长说,“铁线巷”是杭州在南宋时的一个地名,表示当时制作金叶子的地方(后经博物馆多方考证,认定“铁线巷”就是现在的“邮电路”),陈二郎相当于当时金银铺的负责人,铺子里的金银成色都由他进行鉴定。在宋代,朝廷对金银的管理非常严格,对于造假的臣民都将处以死刑,因此“花押”表示这片金叶子由陈二郎鉴定为纯金,货真价实。从官职上来说,陈二郎属于当时朝廷中的低等官员,算是老百姓的金银担保人。整片金叶子看上去布满了折揉痕迹,证明它必定经过了多年流通。金叶子在古文献上被称作“叶子金”。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述,绍兴年间,有人带着金叶子来到京城临安,用它作为活动经费,谋得一个官职。2000年,杭州在建造吴山广场边上一条大道的时候,挖出了大量的废土,并倒在钱塘江边的珊瑚沙。后来,听说有一位钓鱼的人在废土里找到了一片用金子做成的钱,大约重8克。后来,屠馆长在湖州博物馆见到了六件完整的金叶子,四个角刻有“坝头裹角”字样,中间是“韩四郎十分金”,花押为“击”,坝头裹角就是现在的羊坝头转角处。据当地藏馆负责人介绍,这六件宝贝均出自等级相当于“诸王妃”的墓葬中。金叶子的频频出现,逐渐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视,把金叶子收藏于杭州的博物馆成了屠馆长的一桩心事。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6月份,屠馆长得到消息,在江苏安徽一带收藏品市场有金叶子现身,他飞速赶去。终于,一枚产自杭州的金叶子回到娘家了,经过鉴定,这枚金叶子属国家一级文物。铁线巷金叶子进入南宋钱币博物馆馆藏,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喜事,也是杭城的大喜事。据南宋《都城纪胜》记载: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御街,两行上户(上等)金银铺多达百余家。五间楼北指的是现在的鼓楼至官巷口,在当时算得上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了。但“铁线巷”金叶子出自“官巷南御街”以北路段,这在以往史料中是没有记载的,这一发现将补充文献资料。
温州博物馆收藏的4件金叶子原亦被命名为“金箔”。专家在整理档案时发现,它极像是彭著中提到的宋代黄金货币之一金叶子,遂向杭州市中国财税博物馆金银货币研究专家李晓萍请教后得到肯定。李在她的新著《金银流霞——中国古代金银货币收藏》一书中有关于金叶子的专门介绍。《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有屠燕治先生所著《南宋金叶子新考》一文。经多方考证认定,温州馆所藏“金箔”即极其珍贵的“金叶子”。它的发现,有助于温州经济研究和南宋货币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1992年在市区人民路水仓组团基建工地出土的一批南宋金银器文物中就有金凤凰、金钏、银钏、金钗、银钗一类妇女头发饰件,还有金叶子、银铤、银戒指等贵重物品。尤其是国内少见的珍稀文物金叶子。
完整的金叶子,高101.5毫米,宽75毫米,未摊开数层叠加厚度0.7毫米,重37.9克。正面朝背沿边折叠。正面右半四角各有一处宋体阴文“霸北街西”,中央有一处文字“韩四郎十分金”,左半右角有两处“霸北街西”印痕。背面无字,但有“霸北街西”和“韩四郎十分金”印痕。显然,金叶子文字是先正面右半向左半折叠,再于右半敲打凿印。金叶子二,高102毫米,宽47毫米,厚度不等,重18.9克。数层折叠后再向背面三折。背面有四处紧挨的横行文字“霸北街西”,另一边角上有剪切痕迹。金叶子残件一,被揉折成不规则长条形,高100毫米,最宽处32毫米,厚度不等,重12.2克。表面能依稀看出三处“霸北街西”。金叶子残件二,不规则,高98毫米,最宽处39毫米,厚度不等,重10.8克。表面未见文字。
在这4件金叶子中,3件有文字。“霸北街西”是当时金银铤(牌)货币上的常见文字,指制作金叶子的金银铺所在地。据《淳临安志》记载,霸北位于今杭州市区西湖以东、吴山以北的修义坊附近。“十分金”是对金叶子成色的鉴定,标明黄金含量。“韩四郎”当为辅佐官府管理商贸活动的“行人”之一,姓韩,由他来鉴定金叶子的成色。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和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京城临安城内有上百家金银铺,韩家是其中之一。因此,这4件金叶子应是杭州制作后携带流通到了温州。
据史料记载,温州两宋时期社会经济有着较快发展,商业逐渐繁荣发达。北宋时期,温州城区街道已有三十六坊,知府杨蟠有诗:“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障绕画楼。”“过时灯火后,箫鼓正喧阗。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到了南宋,温州城市更加繁荣。戴栩《重建三十六坊记》记载,三十六坊增加到四十坊,“观其博栋竦楹,翼以楗础,飞榱延,被之藻彤。”叶适《东嘉开河记》载:“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弈局。”温州城市繁荣可见一斑。金叶子出土地点市区水仓巷,在五马街以南的小南门一带。据清光绪八年(1882)城池坊巷图分析,位于南城门永宁门和古仓基附近,南宋时期已比较繁荣。
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促使贵重金属承担起部分货币支付的职能,水仓组团出土的金叶子和银铤等无疑曾被当成货币使用过,即使是本为头发饰件的金钗和银钗,也都可能被剪断支付使用。金叶子上的“庙北街西”铭文与1985年洞头县北沙乡九厅村窖藏出土的银块上的“霸南街北”、1955年湖北黄石市出土的南宋银锭上的“霸北街西”铭文如出一辙。据文献记载,南宋杭州城内有不少具备银行职能的金银兑换机构——金银交引铺、金银钱交易铺、金纸铺等,由官府批准铸造的金银币、金箔纸等可以随时兑换铜币或钞引,方便官商富贾和市民阶层进行大宗交易。因此,该金叶子能保存至今,实为罕见。据此分析,南宋温州城内也应存在金银交引铺、金银钱交易铺等机构。
目前,我国各地出土金叶子仅有安徽合肥市、浙江湖州市、杭州市等少数地方,数量不超过20件,上有凿印文字的更少。因此,温州出土的4件金叶子,从形状、折叠方式、文字、重量等多方面来看,均丰富了我国南宋时期货币研究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