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资源
我国熊耳山、华北地台北缘、黑龙江、西秦岭、滇黔桂地区、长江中下流南地背斜南东缘、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和天山、冈底斯-三江带、台湾金瓜石和中央山脉、海南东方市抱板一带等,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1.阳山金矿床: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产于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这些次级层间剪切带或断裂带中,一般产于斜长花岗斑岩脉的内外接触带附近。2.胶东地区:已探明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矿床40多处。该区太古宇-元古宇基底胶东群、荆山群可能为该类金矿提供成矿物质;花岗质岩浆作用(玲珑岩体、郭家岭岩体)是金成矿热液形成的直接动力;北东向断裂构造(或韧性剪切带)是导矿与富矿部位;华北地台南缘及郯城-庐江深断裂旁侧是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该区金矿均为热液型,分为破碎带热液蚀变岩型(焦家式)和含金石英脉型(玲珑式)两亚类。近年来在郯城-庐江深断裂带西侧发现潜火山爆破角砾岩型归来庄金矿,可能预示在胶东邻近地区有良好的金成矿条件。3.小秦岭-熊耳山地区:该区有大型矿床8处,中型21处,小型30多处。太古宇太华群基底、燕山期花岗岩浆作用为成矿提供了必要条件。4.滇黔桂地区:主要为层近代热液型矿床,产于右江印支褶皱系的碎屑岩区。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下三叠统细碎屑岩,少数为上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细碎岩等,形状为层状、似层状,常靠近其中的碳酸盐岩台地,与同生断裂关系密切。5.秦岭和西秦岭地区:该区矿床类型多样,有层近代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热液型,还有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金矿,是中国近几年发现金矿最多的地区。6.太白县双王金矿床:产于中-上泥盆统的钠长板岩角砾岩体中,尚北西西向断裂分布。含金钠长板岩角砾岩的角砾为无明显位移的钠长板岩、石英钠长板岩、绢云钠长板岩、白云质钠长板岩和钠长绢云板岩,含钠长石50%-97%。矿石为含金角砾岩,主要内钠长石铁白云石和少量硫化物组成,金矿物为自然金和碲金矿。7.略阳煎茶岭金矿床:煎花岭岩体是一个以超基性岩为主、其间有花岗斑岩和花岗细晶岩产出的复式岩体。平面呈薯状,面积约5平方公里。金矿体产在超基性岩体北侧与震旦系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断裂-矿化-蚀变岩带中。8.长江中下游南地背斜:该带东段以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矿床为主,储量巨大。湘西北地区的层控热液型金矿床有沅陵县活溪大型金锑矿床、新邵县龙山金锑矿等,以金、锑共生为特色;热液型金矿有平江县黄金洞、万古等矿床。此外,在赣东北的德兴铜矿田中,伴生金储量巨大。9.南岭地区:粤西、桂东南和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型,可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独立金矿。湘南地区主要出露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形成接触交代型矿床,金为有色金属的伴生矿,如常宁县水口山矿田康家湾矿区、桂阳县大坊银铅锌矿等,均伴生金和银。10.三江地区:主要有哀牢山地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热液金矿床,金主要来自富镁的超基性岩及其邻近的基性火山岩,以墨江金厂和镇沅老王寨两矿床为典型。矿体多为似层状,除少部分在蚀变超基性岩及玄武岩内部外,大部分在超基性岩体与玄武岩之间的古生界围岩中。元阳大坪中型金矿床与变质闪长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有关此外,玉龙等斑岩铜矿床伴生大量的金。